溺愛對孩子的危害
從小我們就知道父母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的偉大自然不用說了。可是,不是所有的愛都會對孩子有好處,尤其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這樣的溺愛方式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會害了孩子,所以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開展教育。
溺愛對孩子的危害
1、自我中心化傾向。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把所有的愛給了孩子,孩子也得到愛的滿足,無需與同伴交往。有的父母愛子心切,當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紅白,馬上上前保護而不去了解原因。長期以往,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滿足,代人缺乏真誠,極少考慮他人感受,不會明辨是非、缺乏責任感。
2、溺愛使孩子能力低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學習能力,并且成績優(yōu)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自信,能頂天立地的做事。所有的家長都會這樣想,但是卻對孩子實施溺愛,這樣教育的結果,就導致了孩子能力低下,溺愛使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3、溺愛使孩子厭惡學習。由于家長溺愛孩子,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這樣他就發(fā)展不起來了。一旦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他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上遇到諸多的障礙,也就說在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上他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
4、失去獨立自主能力。溺愛型家庭的孩子比嚴厲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更易發(fā)生感統(tǒng)失調,因為家長的過分溺愛保護,總是怕孩子受傷、受欺負長期摟抱式保護,剝奪所有孩子能夠獨立自主的機會,長期下來孩子就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5、不利學校教育的正常進行。因為溺愛而形成品德缺陷的孩子進入學習后,由于不能像在家里那樣任性和為所欲為,要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于是轉向尋求父母幫助。溺緩型家長一般很反感別人的批評,并不斷為自己的溺愛行為尋找更多的借口以求得心理平衡,使教師的說服教育工作很難奏效。長此以往對孩子的成長,性格形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家長溺愛孩子的體現(xiàn)
1、對孩子寵愛有佳。有些父母由于要孩子比較晚,好不容易有個孩子就比較珍惜,覺得來之不易。隨著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都舍不得讓孩子做,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依賴感,變得生活不太能自理,獨立能力就會很差。對于這種基本上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等孩子長大了,完全失去了自我的獨立能力。
2、太過于重視自己的孩子。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完美的,很多父母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作為中心,平時一些聚會都會讓孩子去參與,哪怕孩子比較鬧或者是有點不聽話,家長也覺得沒有什么,都是小孩子犯點錯很正常。其實這樣下去,會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長大后,家長再去管教,就很難讓孩子服氣,容易讓孩子變成白眼狼。
家長如何做到不溺愛孩子
1、教育孩子要自立,也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在家里,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在學習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在心理上,也要獨立。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去考慮問題,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能有主見,從而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礎。
2、讓孩子學會吃苦。孩子三歲,上街的時候就要讓他幫家長提東西。孩子到了五六歲,就要讓他掃地擦桌子,并告訴他如何節(jié)省用電,還可以教他們整理自己的房間。孩子上中學,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費,錢就這么多,超支了只能挨餓。鼓勵孩子參加公益活動,讓他們懂得奉獻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各種生活技能,讓他們有很強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