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討厭的三種父母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成長,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要以身作則,還要發(fā)現(xiàn)自身的性格也很容易影響到孩子。要知道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身心成長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孩子最討厭的三種父母
1、眼里只有成績的父母。在很多父母的觀念里,學習成績決定著一個孩子的前途,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就一無是處,這種觀念無疑是片面的?,F(xiàn)如今成績是一個孩子升學的關(guān)鍵,多少父母任勞任怨為孩子提供好的學習條件,無非就是為了孩子有個好成績。
但是父母的眼里不該只有成績,因為當下的成績好壞不能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成績的好壞也不全是孩子的原因。
從第一個層面來講,學習成績僅是對各個學科的階段性測試,考察的是孩子的知識儲備,理解能力,邏輯思維等,而決定孩子人生發(fā)展的,還有道德修養(yǎng),人格品質(zhì),藝術(shù)特長的。教育不只是教出會考試的孩子,還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孩子。
第二個層面講,孩子的成績好壞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父母不能一味責怪孩子,更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行為。當你發(fā)現(xiàn)孩子某個方面學習不占優(yōu)勢的時候,不妨去發(fā)現(xiàn)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找到其他的閃光點。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他會感激你一輩子。
2、習慣命令式教育的父母。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話“住嘴,再哭我就把你關(guān)到外面去。你這次要是給我考不好,這書就不要念了。”這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父母教育小孩的場景,“命令式”的教育孩子是很多父母一貫的教育方式,但效果總是適得其反。
被吼叫的孩子,雖然止住了哭聲,但是心里卻對父母多了份害怕少了份親近。給孩子強行制定考試目標,雖然看似在關(guān)心孩子的成績,但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眼里只有成績,他們從不關(guān)心自己的進步。一聲聲催促中,孩子猶豫關(guān)掉了電視,心里卻有著數(shù)不清的怨言,之后還是沒能養(yǎng)成管理時間的習慣。
父母要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命令式教育,對癥下藥才能解決問題。家長既要學會給孩子立規(guī)矩,也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雖然過程很艱難,但這樣孩子才能越來越優(yōu)秀。
3、老是和別人比的父母。大多數(shù)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隨著孩子的成長與日俱增,父母希望孩子能優(yōu)秀,同時也能讓自己在別人家的家長面前挺直腰板。
對比本身可以是一種激勵,承認別人的優(yōu)秀,看到自己的不足,知“恥”而后勇。但當對比變成了攀比或者更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模板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會適得其反了。
孩子不優(yōu)秀,父母不能單指責他們,而是要學習正確的管教方式,多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鼓勵自己的孩子成長,遇到問題父母和孩子一同面對。其次,孩子之間的比拼,就是家長間的比拼。父母想要教出優(yōu)秀的孩子,自己也要不斷提升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孩子間有些差距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抹去,但父母可以改變教育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慢慢變優(yōu)秀。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變得優(yōu)秀,能理解自己,最起碼不要恨自己。
怎么做不被討厭的家長
1、要點到為止。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自尊心在變得越來越強的同時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家長對孩子的說教應(yīng)該做到點到為止,不必事無巨細。更不能沒完沒了,很多時候家長只要稍稍提一下,孩子就會明白。
2、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個性、思想、認知等也逐漸發(fā)展。他有自己的原則,而且希望大人能夠尊重自己的想法。對家長來說,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為,控制孩子的思想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會引發(fā)孩子的逆反。
3、注意和孩子平等的溝通。在孩子看來,家長總是跟自己講一些沒有意義的、空泛的大道理,對這些枯操的“訓話”真是煩透了。所以很多時候,大人和孩子應(yīng)該進行真誠的雙向交流,把“嘮叨”變成了互動式的溝通,這樣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孩子討厭父母的原因
1、孩子動不動就被埋怨,經(jīng)常被父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2、采取命令式教育,不通情達理,過分限制自由。
3、除了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關(guān)心孩子的生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