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塞上曲
王昌齡,字少伯,他是唐代時期的著名詩人,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最為著名。王昌齡的邊塞詩情景相容,意境開闊,深刻的反應了唐朝時期戰(zhàn)爭的場面和將士的心態(tài)。
王昌齡的塞上曲
《塞下曲·秋風夜渡河》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中主要反映的是戍邊將士軍旅生活的艱苦,以及有功不賞反而獲罪的不公平現象。此詩主旨含有非戰(zhàn)之意,作者主觀上并沒有言反戰(zhàn),而這種情緒通過對戰(zhàn)場荒涼凄慘景象的描述流露了出來。原文如下:
《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zhàn)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譯文:秋風在夜晚暗暗吹過邊塞的河流,吹過雁門的桑田,邊地一片蕭瑟。
遠遠地能夠看見胡地有人在打獵,雖說還不是秋天,邊塞卻已經十分寒冷,戰(zhàn)士們只能在嚴霜中風餐露宿。
在戰(zhàn)場上,兵士們被分成五道作戰(zhàn),孤軍奮戰(zhàn),身經百戰(zhàn)。
戰(zhàn)士們雖然英勇,結果功勞多的反而會被下獄,想起這,真是讓戰(zhàn)士們傷心啊。
王昌齡的邊塞詩有什么特點
1.王昌齡的邊塞詩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
2.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zhàn)場場景進行細致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
3.王昌齡的邊塞詩,詩歌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婉轉和諧,耐人尋味,在抒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
王昌齡寫邊塞詩的常見手法
王昌齡詩情景妙合,意與境渾。王昌齡去過邊塞,真正看到了邊塞的大漠、雄關、孤城、長云、雪山、烽火、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邊塞詩中,組成了一幅非常壯美的自然景物的群體圖。
這些意象的上面附著了邊塞將士的情與意,是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定物,即自然的物與將士的情兩相交觸,詩人還借助化無形為有形的藝術手法,構成了王昌齡邊塞詩的情景妙合,意與境渾的藝術境界。
他創(chuàng)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1.選擇某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注入強烈的主觀情感,促使景與情水乳交融,真善美高度統一。
2.既采用賦體,描寫實景,又巧用直中含曲的方式,求得含蘊無窮的言外之意。
3.以苦心與孤詣,展開形象思維的翅膀,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體,使意境十分深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