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袁家渴記原文及翻譯
《袁家渴記》是《永州八記》的其中一篇,文章主要描寫的是景物,但是也夾雜著作者的個人情感,曲折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貶謫永州的復(fù)雜感情。
柳宗元袁家渴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鈷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為渴,音若衣褐之褐??噬吓c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又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fēng)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飏葳蕤,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翻譯:
從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遠(yuǎn),山水風(fēng)景較好的有五處,風(fēng)景最好的是鈷鉧潭;從溪口向西,走陸路,風(fēng)景較好的有八、九處,風(fēng)景最好的是西山;從朝陽巖向東南,走水路到蕪江,風(fēng)景較好的有三處,風(fēng)景最好的是袁家渴;他們都是永州美麗奇異的地方。
楚、越兩地之間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讀“褐”音)??实纳嫌闻c南館的高山會合,下游與“百家瀨”匯合。其中島嶼(江河里邊的島嶼)、小溪、清潭、小洲,交錯夾雜,蜿蜒曲折。水流平靜的地方深黑色,急流的地方像沸騰一樣冒著白沫。船好像就走到了盡頭,忽然河水又看不到盡頭了。有座小山從水中露出來。山上都是好看的石頭,上面生長綠色的草叢,冬夏都濃密茂盛。山旁有許多巖洞。山下有許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樹木多是楓樹、柟樹、石楠、楩樹、櫧樹、樟樹、柚樹;小草則多是蘭草、芷草,又有許多奇異的花卉,類似合歡但是長出許多莖蔓,纏繞著水中石頭。
每當(dāng)有風(fēng)從四周山上吹下,吹動大樹,輕搖小草,紅綠繽紛,香氣濃郁;沖起波濤旋著水渦,從溪谷流進(jìn)流出,蕭條茂盛,根據(jù)時間變換。風(fēng)景大都是這樣的。我沒辦法都描述出來。
永州沒有過來游玩,我來到了這里,不敢獨(dú)自享受?;貋韺懗鑫恼赂嬖V世人。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
如何賞析柳宗元的《袁家渴記》
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后,游山玩水排遣郁悶,寫了著名的“永州八記”,這篇屬于八記中的第五篇。描寫的是不被眾人發(fā)現(xiàn)的一處美景,就像《小石潭記》寫的小石潭一樣,只有自己去了才發(fā)現(xiàn),還給她取個名字——袁家渴。
文章一開篇就說了鉆姆潭和西山,都是景色極美的地方,但偏偏還有一處是這兩處都比不上的,那就是袁家渴。這其實(shí)就是一種對比和襯托的寫法,突出袁家渴的與眾不同。
所以接下來寫總的景致,再描寫袁家渴的水的不同,又寫水中山色,再仔細(xì)描繪動態(tài)景致,可謂是不吝筆墨的寫,把個袁家渴寫得像絕色美女或者絕色男子。
因為景美,世人又沒發(fā)現(xiàn),所以“我”寫文章記下來,讓其他人都知道有這么一個去處。而這個去處因為在姓袁的地盤,所以“我”取名袁家渴。這就是文章結(jié)尾。
袁家渴記情節(jié)概括
《袁家渴記》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一篇山水游記的散文,是“永州八記”的第五篇。
文章寫景中夾以抒情,情景交融,曲折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貶謫永州、待罪南荒的欲言又止、欲罷無能的凄苦的心境和對無限廣闊、無限自由的美好環(huán)境的追求,抒發(fā)了他對丑惡現(xiàn)實(shí)的憤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