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毛病多怎么教育改正
-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到良好習慣的同時,也會學習到不好的行為習慣,這些習慣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影響。家長發(fā)覺孩子身上毛病多的時候,不要急于批評孩子,應該指出孩子的問題所在,這樣孩子才能明白,才能及時改正這些問題。
孩子毛病多怎么教育改正
1、制定具體辦法幫孩子改正。很多時候,家長以為給孩子指出錯誤了孩子就會改正,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孩子無動于衷,就氣不打一處來。事實上,成人自己的壞習慣壞毛病還很難改呢,更何況是孩子?
孩子因為認知能力和社會經(jīng)驗的不足,對家長指出的錯誤比如“馬虎”“沒有時間觀念”并不知道如何改正,如果家長不幫忙,孩子往往是手足無措的狀態(tài),這時候家長一味批評指責肯定不濟事。
這時候需要家長明白孩子的難處,制定出有效辦法幫助孩子來克服壞習慣。拿上學出門前總是忘帶東西的壞毛病為例,家長可提醒孩子頭一天晚上就將物品準備好,這樣就避免了慌亂中出錯。至于要準備哪些物品,家長可幫著孩子一起制作清單,將清單貼在家里顯眼處,每次孩子按照清單上的物品準備,就不會總是出錯。時間長了,也就養(yǎng)成習慣了。
2、學會等待和寬容,明白壞習慣的改正不是一天兩天就好的。很多家長太焦慮,覺得已經(jīng)教過孩子了,孩子怎么還出錯?要知道,成人想要改正習慣也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更何況是孩子?孩子在改掉壞毛病、養(yǎng)成新習慣的過程中難免有反復,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對孩子抱有寬容心態(tài)。
-
孩子做事總是丟三落四,父母為此感到很無奈。其實孩子丟三落四或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如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包辦等,家長要改掉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首先要解除孩子對父母完全的依賴心理,并嘗試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怎么教育
1.解除孩子對父母完全的依賴心理
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很多年輕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事務,房間中的玩具全都幫助擺放整齊,衣物也全是父母代勞整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產(chǎn)生了依賴心理,因此,只有解除孩子的這種想法,才能根治這個毛病。
2.讓孩子為自己買單
當孩子由于自己的原因丟失某些東西時,父母不是立馬買回一個新的給孩子,而是應該認真嚴肅的指出他的錯誤,物件的丟失是因為他自己的粗心,并讓他承擔相應的后果。
-
很多孩子都有拖拉、磨蹭的壞習慣,家長們?yōu)榇烁械教貏e的頭疼,打也不能打,罵了訓了根本不管用。那么,怎么教育孩子拖拉的毛病呢?
怎么教育孩子拖拉的毛病?
1、 提前五分鐘
家長可以在孩子要干什么事情之前提前五分鐘提醒孩子,提前五分鐘的好處就是,給孩子一個心理的緩沖時間,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感。適當?shù)臅r候,父母也可以監(jiān)督下孩子,及時的告訴他剩余的時間還有多少。
2、給孩子固定的做事節(jié)奏
當孩子在家的時候,作息和習慣就不會像在學校里那么規(guī)律。這時家長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可執(zhí)行的規(guī)劃,讓孩子把這些固定要做的事情,形成一種習慣。
-
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很多孩子放學就玩手機,不學習,也不想社交。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看到沉迷手機的危害,與孩子一起制定手機使用規(guī)則,幫助孩子降低沉迷風險。
孩子看手機怎么教育
1、盡可能讓孩子晚接觸電子產(chǎn)品,孩子上學前盡量不要給孩子玩太多的手機、ipad等電子產(chǎn)品等。
2、盡可能隱藏家中的電子產(chǎn)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手機、ipad這些電子產(chǎn)品盡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3、家長以身作則,家長要以身作則,除了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只要孩子在身邊,都不要輕易的玩手機。
4、不要把電子產(chǎn)品當作獎勵,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只要孩子不聽話、不吃飯時,就把電子產(chǎn)品給沒收。
-
初中時期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一些孩子可能會表現(xiàn)出脾氣暴躁,防抗父母等現(xiàn)象,家長要理解孩子,并采取正確的引導措施。
初中孩子怎么教育才正確
做人比技能教育更重要:學校教給孩子學習知識能力和獲取知識能力,而家庭從小對孩子的人格和品質(zhì)進行影響。培養(yǎng)孩子守信的習慣,對孩子許諾要慎重。許諾后我們都要履行諾言,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關注孩子的傾訴:經(jīng)常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愿意聽子女談知心話,真實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在教育子女時要多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尤其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切忌使用“笨蛋”、“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
培養(yǎng)和訓練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消除家長由于急功近利對子女造成的恐懼,認可和鼓勵孩子通過制定學習計劃、課外活動計劃、家庭作息時間表,實現(xiàn)自我控制,達到自定目標從而激發(fā)孩子自動自發(fā)學習的態(tài)度和意愿。
尊重孩子:我們不妨在適當?shù)臅r間坐下來和孩子相互交流,讓孩子暢所欲言,給我們提供一些信息,讓我們知道孩子的喜怒哀樂。有時意見分歧時,做為家長,是否會去認真考慮孩子的意見比我們的更完善、更妥貼。如果這樣,我們就應該放棄自己的意見,大膽采納孩子的意見。
-
很多家長反應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難管教了,他們不但聽不進去父母的勸告,還各種與家長對著干,家長十分生氣,其實孩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與叛逆期和成長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時,不能管的過于嚴格,要多理解孩子,給孩子充足的個人空間。
孩子不聽話打罵不管用怎么教育
1、多傾聽孩子,尋求共情
當孩子表現(xiàn)出叛逆行為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表達理解:在傾聽之后,父母要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共情的表達能夠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接下來的建議。
2、不強迫孩子按照大人指令,協(xié)助他實施他的想法比如孩子剛學會拿湯匙吃飯,他們便執(zhí)意要把湯匙伸去青菜的碟子那里,想要勺起一條青菜,這不但很困難,而且會將飯菜弄到滿桌都是。與其強迫想讓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如就放手讓他自己來吧!在他真正需要你的時候才出手幫忙,按照他的想法盡可能地協(xié)助他。
3、不要和他講枯燥的道理,多和他做游戲
-
孩子沉迷手機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社會越來越常見的事情,孩子沉迷手機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除了影響自身的身體健康外,也對學習成績、社交及心理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的現(xiàn)象。
小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父母該怎么教育
1、家長不要強勢打壓,應采取懷柔政策。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他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有點固執(zhí)和叛逆。如果你采取強制手段,沒收手機不允許他玩。他會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跟著父母對著干,長此以往,不僅破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激起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迷戀。
2、向孩子講述手機的危害,讓他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認識沉迷于手機的危害,明確這個時期學習才是首要任務。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父母的關系不太依賴,家長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3、與孩子協(xié)商使用手機的時間、次數(shù)。讓孩子一下子就戒掉手機,這種方法是不行的,家長可以先跟孩子規(guī)定使用手機的時間,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后,可以適當?shù)耐媸謾C。比如寫完作業(yè)后可以玩一到兩個小時的手機,雙方要遵守規(guī)則,如果不遵守規(guī)則是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4、多陪伴孩子。孩子之所以迷戀手機,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孩子沒有人陪他玩耍、陪他做游戲、陪他看書,而手機幾乎包括了這些功能。所以,家長要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在家發(fā)出“好無聊”、“沒人和我玩”的聲音,不要讓孩子在心靈上產(chǎn)生孤獨感,從而去從手機上去尋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