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成人99,91se综合,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家長網
家長網  /   教育資訊  /  家庭  /  小孩偷東西怎么教育

小孩偷東西怎么教育

時間:2022-12-26 11:50類型:家庭閱讀數(shù):1461

很多孩子“偷東西”,在他們自己看來就是“拿”。所以,當家長發(fā)現(xiàn)了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一方面不要上綱上線,認為偷東西就該嚴厲懲罰,另一方面,家長也需要有足夠的重視,對孩子稍加管教。

小孩偷東西怎么教育

1、讓孩子歸還物品和錢。如果孩子的東西是在商店或其他地方拿的。事情發(fā)生后,父母必須監(jiān)督孩子歸還物品和道歉,并且必須面對面返回,不能偷偷放回去,這樣孩子就可以意識到偷東西的性質和相應的后果。

2、不要反應過度。盡管孩子發(fā)生了“偷竊”行為,但這并不意味著他變成了小偷。父母應該保持冷靜,想想他為什么這么做?孩子們想要什么?是零花錢不夠,還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和照顧?

3、給孩子零花錢,引導正確消費。為了防止孩子隨意偷別人的東西,家長一定要合理滿足購物消費的需要,這就需要定期給孩子零花錢,引導孩子有計劃花錢。

4、信任孩子?!巴蹈`”這一事件并不意味著兒童的素質差或行為不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滿足家人的期望,如果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喜歡小偷、行為不端或者經常撒謊的人,孩子很有可能成為父母所描述的那種人。

導致孩子偷東西的原因有哪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仍以自我意識為主,他們還沒有分清楚“我的”與“他的”兩者的概念及之間的差別,認為凡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據(jù)為己有。

道德認知不足。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中學前的孩子是沒有道德感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你也可能知道偷拿的行為不好,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更不知道這種行為在成人世界里代表著什么。

情感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孩子缺乏關注度:有一類孩子,在家里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愛,在班上也沒朋友,因此就想著靠這種方式,來博取眾人的關注,也就是我們說的“刷存在感”。

當家長面對孩子所謂“偷”的行為時,要根據(jù)年齡不同來區(qū)別對待

2-5歲,循循善誘講道理。處于前道德階段的孩子,因為分不清“拿”和“偷”的區(qū)別,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灌輸“物權意識”。如果想要拿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才行。

6-8歲,利用權威建立道德意識。在這個階段做好鋪墊工作,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的正確方式,等進入6-8歲的他律道德階段時,父母的下一步引導工作才會更加容易推進。

此時如若孩子依然出現(xiàn)不告自取的行為,可能就是故意“偷”。所以需要父母利用權威幫孩子樹立道德觀念,明白誠實和自律的概念,比如英雄人物傳記等。讓孩子對道德有一個基本認識,知道禮義廉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