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的原因
大部分的家長都擅長于對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照顧,卻疏于對孩子精神和心理的了解和共情,也不善于和孩子進行情感方面的深度溝通。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了,父母若還是抱著固有的家長權威來對待孩子的話,這樣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導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
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的原因
1、父母過于專橫。有些父母在外面是領導到了家里也是領導。習慣了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溝通,把自己的想法強硬的灌輸給孩子,根本不理會孩子的感受。這種強勢和專橫,使孩子倍感壓力,也會變得叛逆。所以跟父母也沒有什么可說的,反正說了自己也不算,父母也不聽,還不如不說。
2、聽得太多了。生活中父母是時時刻刻都在說。從早上一睜眼睛就要面對父母不停地嘮叨。每天都是這樣的去和父母相處,哪怕孩子的脾氣再好,父母說得再好聽,也不能使孩子聽得進去。先不說孩子能聽進去多少啊,人的最佳聽講時間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一味的嘮叨不是最佳的溝通方式。
3、聽到的都是自己的不是。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真的是把這句諺語應用得很到位,總是跟孩子說很多指向性很強的話語;比如:“你這個孩子就是頑皮淘氣,好不了”“就你這樣怎么可能考100分?”。父母如果說的話總是這些,放在誰身上也是不愛聽的。
4、父母失信于孩子。語言可以傷害孩子,行為同樣也可以影響孩子對你的態(tài)度。一些父母總是過于敷衍孩子。在孩子表達的時候用嗯啊敷衍。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用隨意的承諾敷衍。
做出了承諾卻不去兌現(xiàn),在孩子想表達的時候卻不去聽。時間長了,家長就會失去威信,孩子也不會再信任孩子也就什么都不想說了。
5、父母在溝通過程中三心二意。有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三心二意,不是在忙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玩著自己的手機,這種態(tài)度只會讓想要主動溝通的孩子望而卻步。因為在他們眼中,父母和自己交談時三心二意的狀態(tài),是不尊重自己的行為。當孩子無法獲得父母的尊重,他自然而然就會和父母產(chǎn)生距離,變得越來越疏遠。
6、父母脾氣過于暴躁。有些父母脾氣很暴躁,也很情緒化。這類家長有的時候就是天晴的時候全家樂呵,天陰的時候全家遭殃。把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同情緒掛鉤,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看什么都不順眼了。而且平時的時候教育孩子只知道打罵,心情不好把孩子當成出氣筒。這種暴力的方式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會出現(xiàn)裂痕的,而且也會越來越差。
7、孩子到了叛逆期不愿溝通。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叛逆期。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想和父母對著干,做事和說話的方式更是特立獨行。在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愿意將自己的心事呈現(xiàn)在大眾眼前,哪怕是他的父母,也無法真正走進她的內(nèi)心。
家長應該怎么做,孩子才愿意和父母溝通
1、真誠溝通:盡量說實話,不要欺騙孩子。
2、做好情緒管理: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再解決問題。
3、少說多聽:父母要放下評判,多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和需求。
4、多給肯定:父母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時,要先尊重孩子的想法,想辦法給孩子一些肯定。
5、持續(xù)學習和成長:多和有正能量的老師及家長朋友接觸,學習他們的成功經(jīng)驗。
6、為孩子減壓增力:不要挖苦、諷刺、否定孩子,而是要幫孩子減輕壓力,增加孩子的力量和選擇,才是幫助孩子。
7、營造和諧氣氛:家庭中有和諧的氛圍,父母之間能夠互敬互愛、平等交流,孩子也會更樂于藏開心扉,與孩子溝通時也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和他/她平等地交流,不強迫孩子做他/她不愿意做的事。
家長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孩子失去溝通的欲望
1、父母總是高高在上,美給孩子溝通的機會。在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總是喜歡給跟孩子講大道理。讓孩子聽從自己的自己,父母認為這才是交流溝通。當孩子反抗頂嘴的時候,父母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想盡各種辦法去打斷孩子,讓孩子閉嘴。
2、父母不以身作則,卻又總是雙標行為要求孩子。為什么父母回到家后就可以抱著手機玩,而孩子卻只能去做作業(yè)看書呢?要知道,孩子心中,父母總是拿別人家優(yōu)秀孩子與自己比較的時候,孩子也會拿別人家優(yōu)秀父母與自己父母比較的;如果父母總是應付孩子,對孩子要求一套,而對自己又是另一套要求,這樣的雙標行為。那么父母的話,在孩子面前可能會越來越?jīng)]有什么威權威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