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體良學前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昆體良出生在一個知識淵博的家庭,父親是一位資深的科學家,母親是一名教育家。從小昆體良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學術熏陶,他的論文和研究成果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并被多個國際學術期刊接受和發(fā)表。
昆體良學前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昆體良認為在兒童能說話的前后就應該對他們進行智育教育,雖然年齡較小的兒童會存在接受知識有限的情況,但是每一次學習,都能吸收一點知識,總量就會對兒童產生較大影響。
為什么在年齡較小時,要對他們進行教育,因為兒童時期的記憶效果最佳,并且學習的基礎依靠記憶。所以昆體良得出結論:凡是兒童要學習的東西,就應該早點開始學,不應過遲才開始學習。雖然昆體良主張早期教育,但是這種教育并不是違背兒童身心發(fā)展順序性,不是早熟的超常教育。
學前教育的主要內容,昆體良認為對兒童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字母、書寫和閱讀。并提出要雙語教育,這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先學習希臘語,再學拉丁語。最后,兩種語言齊頭并進。
關于學前教育的方法,不要讓兒童在還不能熱愛學習的時候就厭惡學習,要使最初的教育成為一種娛樂。
昆體良的天賦才能
昆體良對兒童的天賦才能有很高評價,這是他教育理論體系中的精華。他肯定了兒童發(fā)展的可能性。指出兒童一般都生而具有智力活動與理解能力,愚蠢和低能只是一種反?,F象,是稀有的。
他把小學教育看作全部教育的基礎。他不贊成羅馬7歲入學的傳統習慣,主張兒童應提早入學,但學習不能負擔過重,教學中應多滲入游戲的成份。
他相信游戲可以增強兒童智慧,培養(yǎng)兒童的道德品格,不過不能讓兒童游戲過度。主張學校課程不宜單科獨進,而應該多科并進,對學生的精神是一種調劑,可以減輕疲勞,提高學習質量。他認為課程門類多,不致造成學生負擔過重,因為青年的接受性強,接受量大,而且在學校學習的時間長。
昆體良和夸美紐斯的關系
二者并沒有什么關系。只是都對教育學產生了一些影響。
古羅馬的昆體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他的《雄辯術理論》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
夸美紐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夸美紐斯第一次從理論上對直觀性原則作了論述。
教學組織上,他在大教學論中首次從理論系統論述了班級授課制。在教育學思想上夸美妞斯,從他的民主主義的泛智思想出發(fā),“認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