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是哪個心理學派的代表
華生創(chuàng)立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在20世紀20年代風行一時,深刻地影響了心理學的進程。在其后,行為主義得到不斷發(fā)展,行為主義是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
華生是哪個心理學派的代表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
華生主張什么理論
華生的發(fā)展心理,主張的是環(huán)境決定論,否定了遺傳的作用,也是華生的環(huán)境決定論的基本要點之一,并且提出了心理學不再需要本能的概念。
華生認為行為發(fā)生的公式就是刺激反應,行為的反應就是在刺激的條件下產生的,而這種刺激并不是遺傳得來的,而是周圍的環(huán)境下變化的,所以根據這一點,華生就否定了遺傳的作用。
華生行為主義主要觀點
華生自稱行為主義是唯一徹底而合乎邏輯的機能主義。他在芝加哥大學深受機能主義的影響。機能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安吉爾也說過心理學要研究行為。
但機能主義者把意識和行為都看作人適應環(huán)境的手段。按機能主義的哲學依據,實用主義來說,檢驗意識適應性的唯一標準只能是行為的適應性。
所以,考察了行為就無須考察意識;反之,若不考察行為則無法考察意識的適應性。因此徹底的機能主義就必須承認,可以丟開意識去考察行為,但不能丟開行為去考察意識。
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就在于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guī)律性關系。這樣就能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
行為主義者在研究方法上擯棄內省,主張采用客觀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和測驗法。這是在研究對象上否認意識的必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