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的下一句
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嶋H。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這個典故與東漢名臣黃瓊有關(guān),出自《后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p>
盛名之下的下一句
其實難副。
原義指一般讀書人裝腔作勢,自命清高,撈取很大的名聲,實際上卻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真實情況與名聲很難相符合。后來泛指一個人或一件事,盡管有很大的名聲,但事實上,名聲大于實際,實力很難與名聲相符合,提醒人們要有自知之明,經(jīng)常想到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也可自稱,自已的名聲大于實際,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同義:名不副實、徒有虛名。
反義:名副其實、名不虛傳。
盛名之下的典故
黃瓊最初因為父親的關(guān)系被任命為太子舍人,但他無心仕途,以有病為由沒有就任。公元122年,黃香去世,黃瓊為父守孝期滿后,五官署請他當(dāng)官,他沒有答應(yīng)。
公元127年,朝中公卿向朝廷推薦黃瓊,黃瓊和會稽郡的賀純、廣漢郡的楊厚一起被征召進都城洛陽。然而,黃瓊走到綸氏時,又稱病不再前行。
黃瓊?cè)绱恕叭涡浴?,有的官員看不下去了,彈劾他對朝廷不敬。然而,漢順帝十分大度,不僅沒有追究他的責(zé)任,還下詔安撫他,要求地方官按禮節(jié)款待他。黃瓊不知是出于感動還是不得已,只得繼續(xù)前行。
同為東漢名臣的李固很欽佩黃瓊,給他寫了一封信,以表示迎接之意:“我聽說你已經(jīng)渡過了伊水和洛水,是不是很快就能做官為朝廷效命呢?……你如果有心從政服務(wù)百姓,現(xiàn)在正是時候?!?/p>
李固在信中又說“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意思是說,高雅如《陽春》這樣的曲子,能應(yīng)和的一定很少;很有名望的人,實際的才德常常很難與他的名望相符。他們的功業(yè)都沒有什么可稱道的。希望你有所作為,為處士正名。
黃瓊到洛陽后,被任命為議郎,稍后又改任尚書仆射。他非常能干,加上思維清晰、口才絕佳,經(jīng)常勸諫皇帝,匡正時弊。他還不畏權(quán)貴,梁冀被誅后,黃瓊又檢舉十多個州郡貪官。
公元164年,黃瓊離去,享年79歲。有六七千位名士前來。后世人多對黃瓊有褒揚之聲,如唐代詩人韋嗣立在一首詩中寫道:“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p>
勝名與盛名的區(qū)別
勝名與盛名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它們的含義和使用場景。勝名通常指的是在勝負已經(jīng)分出之后,對比賽或競爭中排名靠前的人或事所給予的名聲;而盛名則是指名聲很大,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力。簡而言之,勝名強調(diào)的是名次的確定性,而盛名強調(diào)的是名聲的廣泛性和深遠性。